查看原文
其他

【专家讲座】潘远智:风景园林师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与定位思考

郭子琪/整理 风景园林网 2023-09-17

编者按

3月23日下午,第八届园冶高峰论坛暨亚洲园林大会分论坛“绿色城市与新型城镇化国际论坛”在北京新疆大厦举行。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副院长潘远智教授在论坛发表题为《风景园林师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与定位思考》的演讲。他以社会转型视野下四川省的乡村战略为中心,步步深入地阐述了乡村振兴的规划思路和设计思想,并详细介绍了一些或典型或新颖的产业布局,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风景园林师做了定位。


以下为潘远智讲座内容实录:

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副院长潘远智

  

各位领导、各位嘉宾下午好。近几年来,我一直从事乡村振兴方面的工作。不管是政府层面,还是企业等层面,大家也都在探讨乡村振兴的问题。从一号文件到这次的政府工作报告,也都提到了三农问题。我所在的四川也是一个农业大省,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,产业是首要的,但除产业之外还要有其他方面的转化与改进。


  问题的提出  


▲图1


前段时间去考察一个四川现在大量在做的高标准农田。对于做产业规划的我们来说,如果把高标准农田放到风景园林规划来看,就会感觉非常棘手。如图1所示的区域中,河流下边很多泊岸的设计,跟我们的专业感觉上是脱节的,这也是中国景观设计很多时候的通病。把这些东西做好了以后,再找园林工作人员,排布一些构景元素例如绿植、花草后就视为项目完工,这有很大的问题。我实地考察以后发现泊岸很长,全是水泥构造,这种是非常普遍的现象。实际上我们不去处理它,在那些自然的地方已经形成强烈的对比。在进行高标准农田土地整理的时候,为什么我们要把它整得那么规整、那么平?对于一些自然的景观来说,那是一个十分强烈的对比。


我们农业大学的学生,学习的就是农业,也正在从事这个方面的工作——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做产业。建设美丽宜居小镇、美丽宜居村庄,已成为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内容,但在具体实践中,存在很多突出问题(图2)。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去解决?


▲图2


1.地方政府对问题的认识、重视程度的不同,导致高标准农田的各方面分管部门不一样。


2.美丽乡村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,涉及到方方面面,不同的部门的职责是不一样的,完成的指标是不一样的,评价的体系也是不一样的,这些因素也导致了条块的分割。


3.作为当地的农民来讲,对于乡村振兴的理解,以及村民的参与程度往往是不够的。举一个例子:四川的凉山州、阿坝州等地方都是少数民族地区,不只是要扶贫,而是要扶持。对于建设方面也提出一些要求,在建设过程当中,统筹的缺乏往往导致后期的修修补补。另外一个问题是没有乡村风貌,现有的是破坏后的生态,缺乏自然的生态。再有就是我们的特色——形象工程居多。


4.有很多照搬城市的模式,把植物和建筑的设计形式搬到农村去。也就是我们以前搞新农村建设,统一居住,居住点修的房子全是火柴盒的形式。整个过程有问题,如何振兴?而习总书记有这样一句话,“推进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……科学把握各地差异和特点,……不搞一刀切,不搞统一模式,不搞层层加码,杜绝‘形象工程’。”


既然我们现在有这样的问题,对于风景园林师来讲,在农村振兴当中要扮演怎样的角色,我们要进行怎样的定位?这就是接下来要讲的:风景园林师的使命担当与价值体现。


  风景园林师的使命担当与价值体现  


▲图3



首先,对风景园林师来讲,要协调农民和土地的关系(图3),风景园林师一定要主动,特别乡村规划师要主动欣赏和适应乡村的自然风貌。很多时候,我们盲目地把乡村的搬到城市,把城市的搬到乡村去。

其次,要学会利用乡村的自然资源为乡村服务。我们乡村的主体是农民,不是政府也不是城市的居民。要尊重农民的生活方式、利益诉求,才能够调动乡村的自然风貌和建设家园的积极性。风景园林师要尊重乡村的形,留住乡村的魂,在文化基础上发展乡村新业态,现在很多地方搞的是旅游,完全用旅游去吸引人气,但是吸引人气过后又怎么发展,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。所以说形成产业链是关键。


再者,设计师要做乡村人文景观的一个倾听者——对风景园林师来讲,要的是理解、尊重农民,满足他们的生存、生活需求,倾听农民的诉求,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、居住方式,需要做方方面面的工作。乡村自然景观的守护者、保护我们的自然资源、保护遗产……这些最终还是要农民去完成。指引农民有序利用资源来进行创收,提高生活水平,是作为风景园林师的我们应该有的一些担当。简单把城市里的一些手法和方法放到农村去,这种做法是有问题的,而且是有很大的问题。


  乡村振兴规划的路径和实施策略  


对于乡村振兴的总要求,大家都知道是产业兴旺,生态宜居,乡村文明,乡风治理有效,生活富裕。从整体角度看,乡村产业振兴是放在最前边的,如果没有产业,所有的工作都将不可持续,这是一个问题所在。


因此作为风景园林师,我们要首先与各方建立沟通渠道,例如立项建设前政府行业部门应该进行一些专题研究:为什么建?建什么?怎么建?这实际上是一个课题,比如说要建设指导性的意见,先建成一些试点,通过实验观察总结经验教训,再进行推广。其次是从规划设计工作一直到正式施工阶段,都应该有风景园林师参与整个过程当中。如果前期大量工程由水利等方完成,再由风景园林师修补,这就会出现很多问题。一个风景园林师在规划层面起统筹作用。怎么去统筹?例如处理好山村与山水等等相互依托的关系,在设计方面因地制宜等。实际上很多地方在不断第扶持“因地制宜”,这个扶持导致很多不可持续,有的地方已经报道了,而有的地方比如农村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——一些地方规划完成以后,第一年很有人气,第二年就没有了,第三年甚至于重新规划……这就是很大的问题。


规划层面上,要处理好山水、园林与调控的依托关系,基于尊重传统的村落和文化的基础编制我们的规划。在设计层面上,我们希望保护村落的原始风貌和它的原始肌理,一般运用当地的材料以保证原汁原味。设计中不只是对生态的恢复,还要设计乡土的、特色的产品,让农民的生活有保障。如果没有的话,所有的建设都是短暂的。


另外还有其他方面的一些针对性意见和建议。我们四川省提出的《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创新时代“三农”全面发展新局面的意见》,跟国家是近乎同步的,目标是在2050年整个四川要做到乡村全面振兴: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。这里也提到规划先行,优化城乡融合发展这样一个空间布局,建立多规合一的规划机制,就是要召集建筑、园林、景观、艺术设计以及文化策划等优秀设计团队下乡,要让他们结合起来相互促进。规划先行就是优秀团队深入基层下乡。首要的工作是建立适合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规划的标准体系。


其次要建立新产业,新业态,融合发展的机制。就四川省的地理位置来讲有,一个大致的考虑(图4):一个是川西高原通往西藏的自然风光、民族风景,一个是川东秦巴山区乡村运动休闲带,川南是乡村旅游,攀西是乡村休闲度假。具体来讲可以在风景区的地方开始,实行农村、农业加康养,优化四川的森林覆盖面积,优化森林康养产业,建立大量康养区。



▲图4



建设这样生态宜居、可持续发展的幸福美丽新村,主要应用“小规模、组团式、微田园、生态化”的新村模式,比如彝家新寨、藏区新居、乌蒙新村等等。那也是我们未来要做的重点,这样才能在乡村当中做出我们的特色。


最后一个部分是推动乡村文化产业。实际上它和我们的旅游相似,首先肯定要和产业相联结,产业的设置就格外关键了。而我们风景园林师往往更多注重环境,因此对我们来讲在做乡村规划的时候,对于产业方面一定要多做一些考虑,要去学习研究,或者是要去组织这方面的人员,否则做出的规划是不可持续的。在乡村里边要做到观光旅游,生态的饮食体验以及特色食材的交易,推出特色的产品促进乡村文化产业“走出去”,这个是关键。如果说我们达不到这一点,功利地为做环境而做环境,那是没有出路的,不可能实现我们期望的持续发展。


相关链接:

【大师讲座】枡野俊明:追寻“心灵自由”的景观空间

【大师讲座】法国SFA建筑师协会主席Pascal Q.Hofstein:园林景观的营造
  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